明日智庫自2022年1月起每月發布全球輸入型通膨指數(Global imported inflation index, GII)。GII主要測量全球規模的輸入型通膨,以能源價格、非能源大宗物資價格、及貨櫃輪運輸價格等三項深切影響全球輸入型通膨的物價指數為成分內容,並依照每個成分在全球市場的比重及對物價相對影響予以不同的權重,據此編制整體GII指數。由於輸入型通膨是目前通膨的主要來源,GII指數可提供企業與政府對後續通膨的預期。
GII的漲跌領先於PPI及CPI,後兩者需要一段時間才會反應GII的變動,尤其是CPI反映的時間會更長,一般約滯後2-3個月,因此可將GII視為各國PPI及CPI的先行指標。其反映程度視每個國家的產業結構與消費偏好而有所不同。欲用GII觀察國內物價,需先算出其間的關連程度。由於GII所涵蓋的品項多數均為民生必需品,一般而言,GII的大幅變動均會對各國物價產生影響。
一、貨櫃運價是指數上升主因,其次是非能源大宗物資
本月GII指數較上月上揚2.6%,達159,係自8月以來的首次上漲。三大類指數均上揚。其中能源價格小漲0.5%,三大能源指數僅煤炭價格下跌,其餘均上漲。石油價格微漲0.03%,天然氣價格則上漲11%,煤炭價格下滑5%。受農產品價格上漲的帶動,非能源大宗物資價格較上月上漲2.2%,三大類產品僅農產品價格上漲。本月貨櫃運價持續反彈,幅度較上月擴大,達17.2%。貨櫃運價上揚主要是因為美國東岸碼頭談判因自動化問題可能進行第二次罷工,談判期限是2025年1月15日。 次要因素包括川普威脅加徵關稅導致貨運量激增、紅海危機未解、與2025年農曆年前貨運量增加。 上述前三項問題若未能解決,恐導致2025年運價持續上揚。
在年增率部分,本月持續為正值,年增率為8.9%,增幅較上期擴大,主要是因低基期與指數上揚所致。在三大分類指數中,能源價格年增率已連續四個月跌入負值。儘管目前石油價格不振,但幾個重大地緣政治事件仍在進行中,特別是中東衝突仍然持續。川普當選對全球地緣政治的影響亦會間接衝擊油價與大宗物資價格,至於如何影響,各方眾說紛紜,尚不明朗。除了地緣政治外,美國與中國復甦腳步的速度亦會影響國際物價走勢。而貨櫃運價在未來是否持續上漲,亦將是影響物價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