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與台灣地緣政治風險





趙文衡



風傳媒 2024年10月10日





圖片來源:Unsplash



美國大選結果可能會對全球地緣政治產生翻天覆地的影響,主要是因為若川普當選,將會採行與拜登政府截然不同的對外政策。一般認為,賀錦麗將繼承拜登政府外交與安全政策,不會大幅改變現有的地緣政治樣貌。相反的,川普在美中關係、俄烏戰爭、以阿戰爭、台海衝突等全球幾個重要的地緣政治熱點,所持態度與拜登政府不同,若當選,不但將重塑大國關係,也會影響上述衝突的未來發展,對台灣的地緣政治影響尤為巨大。


川普對外政策立場到底與拜登或賀錦麗有何不同?川普經常將「美國優先」掛在嘴邊,難到拜登或賀錦麗就不將美國利益擺在中間嗎?事實上,不論哪個政府都是將保衛美國國家利益視為最重要的政治目標,最大的不同是,兩者對國家利益有不同的定義。川普的國家利益內容多是具體直接且可計算的,並不包括一些抽象的利益。此處所謂抽象利益,在對外關係上,主要是指維持符合美國利益的全球秩序與規則,以維護美國的霸權地位。這些秩序與規則對美國帶來的利益,可能不是那麼立即明顯且可測量,其效果通常需較長時間才會顯現。為達此一利益,美國必須介入一些發生在全球各地,可能會破壞這些秩序與規則的重大事件,即使有些事件本身對美國的利害關係並不是那麼直接明顯。


從這個邏輯來看,本研究認為川普的對外政策是相當可以預測的,這可能與一般看法不同。舉例而言,過去川普為何熱衷於處理北韓威脅,而對保衛日韓安全感到冷淡,這是因為川普認為北韓發展中的核武與彈道飛彈將會直接威脅美國的安全,而保衛日本韓國不但花費甚鉅,也不會為美國帶來甚麼直接的實質好處。就像川普想要退出北約一樣,他並不認為這些同盟關係是維持一個符合美國利益的全球秩序的重要平台,反而對美國而言是一項負擔。


此外,川普處理威脅的做法是直接針對威脅來源,而不會使用間接迂迴的方法。例如他處理北韓問題的方式是直接找金正恩談判,若不行,他會試圖找中國對北韓施壓,以求徹底解決問題。強化日韓同盟作為防守北韓的前線,這種被動方式將不會是川普的優先選項。由此類推,在處理中國問題上,他會直接找習近平談判,並針對中國的軟肋直接對中國施壓,必要時也可能會以對中國發動攻擊作為威脅,但不會使用耗費成本且不易立即見效的圍堵方式。


1. 美中台三邊關係

在川普執政時,美中競爭主要是在經濟層面,但拜登時期凸顯軍事競爭的重要,因而如果川普再度當選,將會對中國進行經濟與軍事的雙重施壓。經濟上施壓當然就是竭盡所能的對中國進行關稅戰與科技戰。在軍事方面,拜登政府針對中國的威脅積極部署備戰,但川普不會朝這個方向前進,因為他沒有打算與中國一戰。


目前中國對美國最大的軍事威脅是其發展快速的洲際核子彈道飛彈。中國目前正大力擴張核武,預計核彈數量在2035年將由目前500枚增加至1500枚,而中國可能在未來10年大幅增加洲際彈道飛彈(ICBM)的數量,總數甚至會超越美國與俄羅斯。因此,川普的目標將會是迫使中國卸除這方面的武裝。這個目標透過同盟的圍堵是無法達到的,運用經濟制裁也難奏效。筆者認為,川普將在西太平洋的美軍基地布建大量針對中國內陸的中長程飛彈作為威脅,以迫使中國停止發展或裁減核武。


至於台灣將在美中間扮演甚麼角色?正如許多論者所言,台灣是中國的一個重要軟肋,川普將會運用台灣作為威脅中國的籌碼,主要會是在軍事上。兩岸關係因此極易擦槍走火。儘管保衛台灣安全不會是川普東亞政策的主軸,但川普也不會輕易讓中共攻打台灣,主要是因為台灣掌握全球大部分的半導體生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川普在就任初期,就會對台灣半導體產品課以重稅,迫使台廠大舉赴美生產,以減少台海戰爭對美國的損害。然而,在其4年的任期內很難完全實踐此一策略。


2. 對台灣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

以下將根據明日智庫「台灣地緣政治風險指數」所列的風險項目,全方位探討若川普當選對台灣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


(1)美中經濟競爭

A.美國擴大制裁,限制對中國出口及進口川普曾表示,若當選,將對所有中國進口產品加徵高達60%至100%的關稅。這樣的徵稅規模前所未見,將全面影響台灣對大陸的中間財出口。此外,川普也將延續拜登政府的對中脫鉤措施,以行政裁量的方式限制或禁止某些大陸產品進口美國,以及美國產品出口大陸。更嚴重的是,川普也將實施拜登政府從未使用過的措施,即對台半導體產品課徵關稅,這使得本項風險的範圍由對中國制裁擴大至對台半導體產業的制裁,大幅增加台灣的地緣政治風險,使台灣GDP的減損進一步惡化。


B. 美國要求台企赴美設廠:儘管不論川普或賀錦麗當選都會繼續要求台企赴美設廠,但兩者有很大的不同。賀錦麗延續拜登政策,可能僅針對一些策略產業,例如半導體、電動車與網通,要求赴美設廠,其目的不是為了振興製造業,而是基於國安與減碳考量,故範圍比較有限。但川普基於振興製造業的目的,要求赴美設廠的產業將遍及整個製造業。在手段上,拜登政府多以獎勵的方式,但川普則以激烈的課徵關稅,迫使各國廠商赴美設廠。因而川普政策對台灣帶來的地緣政治風險將高於拜登政府許多,對GDP的減損也更加嚴重。


C. 美國尋求半導體結盟:半導體國際合作非川普所重視的項目,但也不會刻意去阻止與日韓等國進行這方面的合作。只不過與拜登政府相比,川普的態度將較為消極。由於拜登政府的國際半導體合作通常會排除台灣,對台灣半導體發展造成風險,川普的消極態度將降低台灣這方面的風險。然而,此類風險原本對台灣GDP的影響即相對不高,故對整體台灣地緣政治風險的降低有限。


D. 美國建立印太經濟架構:川普強烈反對自由貿易協定(FTA)多雙邊的合作,認為各國利用這些合作占盡美國便宜。儘管印太經濟架構並非FTA,不涉及關稅減讓,但在川普認知中,這類多邊合作的形成多是美國讓步的結果,美國仍會無償提供公共財,非但不公平且有損美國利益。因而川普雖不至於廢除印太經濟架構,但有可能讓其無疾而終。由於印太經濟架構並未包含台灣,其經濟合作對台灣造成一定風險,川普的消極態度將會降低台灣地緣政治風險。但與上述半導體合作一樣,此類風險原本對台灣GDP的影響即相對不高,故對整體台灣地緣政治風險的降低有限。



(2)美中軍事競爭

A. 美中於中國沿海發生軍事摩擦:以往美中戰機或軍艦在中國沿海發生攔截或逼近事件皆是由中方所發動,目前因兩國達成協議而未再發生類似事件。未來如果川普當選,這類事件發生的風險將會升高。主要是因為川普為了解除中國核武威脅,所進行的極限壓迫,例如在美軍西太平洋基地部署中長程飛彈,或從事一些令中國感到安全威脅的挑釁或示威性強的軍事活動,將引發中國相應的報復行動,其中戰機與軍艦的攔截與逼近是其報復手段之一。此類行動相當危險,有可能擦槍走火而引爆戰爭。故若川普當選,此項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將會升高,台灣地緣政治風險也會因此而惡化。


B. 美中競相在太平洋西岸地區增加兵力部署:拜登政府致力於盟國合作,大力擴展在東亞地區的軍力部署,其主要目的是以強化備戰的方式嚇阻中共攻台。若川普當選,將會徹底翻轉這個邏輯。他仍會強化在東亞地區的軍事部署,但目的不是備戰或嚇阻,而是更主動的對中國進行壓迫,以求降低核武威脅。基於此一目的,他部署的方向不會像拜登政府一樣為台海戰爭預作準備,而是設置一些足以直接威脅中國本土安全的武器系統,或從事一些讓中國感到安全威脅的行動。由於準備與中國一戰所需部署的項目繁瑣複雜,川普軍事部署方向的改變在部署的頻率或數目上將遠低於拜登政府,但每一項部署的衝突強度卻是拜登政府所不能及的。


C. 美中於太平洋西岸舉行大規模針對性演習:軍事演習是川普在其上一任期時經常使用的手段,在以往僅是單純的藉此向中國展示威懾力。未來,演習可能會用於增強中國的被威脅感,演習內容將由防衛轉為攻擊,除了衝突強度增加外,頻率也將不遜以往。這將增加區域的地緣政治風險,台灣的國家安全在兩強鬥爭下也會陷入險境。


若川普當選,上述三項風險在其任期前兩年內將會大幅上升,但後續發展如何則要視中共的態度。若中共接受川普的威脅,同意削減核子武器,川普可能會降低上述各項脅迫的強度,或有可能有限度的自東亞撤軍。如此一來,儘管對美國的直接威脅減少,但對東亞盟國的安全威脅卻上升,對台灣的國家安全尤有不利影響。


(3)兩岸衝突

在日前接受《彭博周刊》的訪談中,川普對保衛台灣免受中國侵略的說法態度冷淡,他認為要保衛半個地球外的島嶼,存在實際困難,且他希望台灣向美國支付保護費。顯然,保衛台灣安全不會是川普東亞政策的優先目標。反而,川普為了要讓中國屈服,將把台灣當成威脅中國的籌碼,其可運用的方式甚多,不論採用何種方式,台灣都需配合演出,如此將會使兩岸衝突升高。再加上,依據以往經驗,每當美中衝突升高,中共都會拿台灣開刀,增加對台的脅迫,因而前述美中競爭風險加劇,也將會外溢至兩岸關係。


A. 兩岸發生突發性軍事危機:川普以台灣為籌碼,對中採取極限壓迫,勢必會踩到中國的紅線。派遣高階官員訪台或提升台灣外交地位,可能是川普會運用的手段。結果就如裴洛西訪台一樣,將造成一次又一次的台海危機。期間也可能會發生擦槍走火的意外事件,或使中共攻台的夢靨成真。因此,若川普當選,兩岸發生突發性軍事危機的可能性升高,且危機的發生方式與衝突程度亦將超越目前的「圍島軍演」。


B. 中國大陸強化對台經濟上脅迫:經濟脅迫屬於低階政治(low politics),衝突性較低,故使用時機通常是在採取軍事行動之前。但依據以往經驗,在兩岸發生嚴重軍事衝突時,中共也會密集的採用經濟手段,整體的嚴重性也會較以往高。例如裴洛西事件時,中共即大規模禁止我國多項食品進口。若川普政策導致兩岸軍事衝突大幅升高,中國亦會強化對台經濟上的脅迫。


C. 中國對統一提出更嚴苛條件:川普以提高台灣國際地位的方式作為與中國談判的籌碼,將使中共在台灣議題上產生危機感。不管在國際上或國內宣傳上,中共均必須採取行動,避免情勢惡化。其中一個方式就是增強中國對台灣「法律上」的擁有、鞏固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也有可能訂立一個「統一時程表」,以表明中國的決心。然而,此一「統一時程表」可能不涉及武統,而是以宣傳的成分居多。


D. 兩岸長期緊張關係的累積性損害:川普當選將使台灣在地緣政治上的新增損害加大,自然累積性損害也會跟著增多。過多的地緣政治操作,將使台灣投資風險惡化。川普政策導致的兩岸緊張將會使台灣企業面臨更高的「台灣加1」壓力。越來越多企業不得不選擇外移,目的地包括東南亞、印度、墨西哥或甚至美國。


(4)俄烏戰爭

在俄烏戰爭的立場上,賀錦麗繼承拜登政策,將繼續軍援烏克蘭,「努力確保烏克蘭在這場戰爭中取得勝利」。相反的,若川普當選,則將停止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並透過美國介入,促使俄烏戰爭迅速結束。背後的邏輯仍是美國不願負擔維持全球秩序的成本。從兩人的訴求來看,川普的政策若實現,將終止俄烏戰爭所導致的地緣政治風險。


事實上,俄烏戰爭為全球帶來的地緣政治風險原本即在迅速降低中,惟仍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川普的政策若實踐,將徹底掃除戰爭帶來的不確定,其中包括戰事擴大導致石油與農產品價格上漲,以及對俄羅斯制裁導致能源價格上漲等兩項影響全球經濟的不確定因素。


然而,在不軍援烏克蘭前提下,俄烏談判必定有利俄羅斯。俄羅斯為侵略的一方,此一舉措是否會導致新的地緣政治風險發生?此外,川普運用何種方式介入調停也相當重要,包括是否能獲得歐洲盟邦的支持及如何維持戰後烏克蘭的安全等,若無法處理這些問題,美國介入反而會使風險上升。


(5)其他風險

A. 中東國家歷史衝突:基本上,中東國家的歷史衝突不是美國可以解決的,因此不論誰當選美國總統,都無法有效處理中東的地緣政治問題。然而,川普與賀錦麗對中東國家不同的態度,仍會影響地緣政治風險的強度。賀錦麗的立場偏向和平主義,要求以色列停戰,並譴責伊朗飛彈襲擊以色列。川普立場則較激進,認為以色列可優先針對伊朗核設施進行反擊。此項立場再度反映川普直觀的美國利益壓倒一切的政策邏輯。只在乎伊朗核設施對美國安全可能構成的直接威脅,不管以色列攻擊伊朗核設施後所造成的傷亡與區域動亂,及對美國及他國可能產生的影響。


B. 北韓軍事挑釁:北韓的核武被川普視為對美國國家安全的重要威脅之一,在其第一任時曾積極處理,欲使平壤當局放棄核計畫,但成效不彰。根據報導,為了把重點放在與中國大陸競爭,川普準備改變方式,將同意北韓保留現有核武,但須凍結核子計畫與停止開發新武器,以交換美國降低對北韓的經濟制裁及提供援助。以此看來,川普傾向於使用較溫和的方式因應北韓的威脅,但仍不排除會以軍事手段達成目標。


C. OPEC+控制油價:川普十分支持國內石油產業,曾廢除妨礙原油開採的環保法規,並為了阻止油價下跌,購買戰略儲備原油,甚至聯合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減產。這些均是主張減碳的賀錦麗所不會做的。因而,若川普當選,可能為了支持油價,會配合OPEC+聯手減產,或甚至主動勸說OPEC+進行減產,而使油價上漲,此將加深本項風險。


D. 東亞地區領土紛爭:以前述川普的政策邏輯來看,南海議題非屬美國的核心利益,他可能減少區域駐軍,不會為了南海小島而耗費鉅資對抗中國。這也是一般對川普在南海政策的看法。但事實上,南海是中國在台灣之外的另一個軟肋,為了使中國屈服,川普同樣會將南海領土爭議當作籌碼,展現的立場甚至可能會比拜登政府還要強硬。但只要中國在裁減核武及經濟上讓步,美國即會減少區域的存在,中國的活動空間也將頓時變大。至於對區域的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則較難評估,主要是因為美國的介入對南海地緣政治的影響有正有負,端視美國介入的方式與操作的結果。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川普對外政策最主要目標是降低或排除來自中國的軍事與經濟威脅,這也是他所定義的核心國家利益。其他區域例如歐洲與中東等事務,除了伊朗與北韓的核武威脅外,都只是次要,並不值得美國投入資源。同樣,東亞其他國家的存在也是為了服務此一目的。川普會將這些國家運用在與中國的談判中,但不會將她們的國家安全視為美國的責任。由於台灣與中國的特殊關係,更會被川普當作談判的籌碼。處於美中競爭的最前沿,台灣必須承受川普對抗中國極限操作的衝擊,以及隨之而來的地緣政治風險。


因此,如果川普當選,台灣的地緣政治風險將無可避免的大幅攀高,兩岸發生突發性軍事危機的頻率與強度均會顯著上升,中國也可能提出更嚴苛的統一要求,更不用說將加大對台經濟上的脅迫。同時,川普的保護主義,包括對台半導體產業課稅及要求赴美設廠,也均會直接減損台灣的GDP成長。總之,在此次美國大選,台灣最重要的課題應是對「川普衝擊」做好因應的準備。

風傳媒出處